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2025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落幕——

【东方体育日报】三冠! 同济足球丰收季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时间:2025-05-27  浏览:


历经一个多月争夺,2025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日前落下帷幕。70支参赛队于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电机学院四大赛区展开激烈角逐,最终,同济足球成为最大赢家,获得男子校园组、男子超级组以及女子超级组三项冠军,女子校园组冠军则被复旦女足摘得。

对于沪上高校学子而言,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青春与梦想的缩影。在这里,足球超越了胜负,成为连接热爱、传递友谊、见证成长的纽带。

——【女子超级组】——
足球带来全方位成长

5月16日,2025年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女子超级组决赛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落下帷幕。同济大学成功卫冕,上海体育大学和东华大学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早在最后一轮开始前,同济大学便以全胜战绩提前一轮锁定冠军。作为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女子超级组传统劲旅,同济女足多次问鼎,尽显老牌强队的深厚底蕴。

与以往以研究生为核心的阵容不同,今年的同济大学女足完成了新老交替,大一、大二的年轻队员勇挑主力大梁。同济女足主教练吴兵在赛后总结时说道:“通过高水平赛事锻炼新人,是我们今年的重点。前几场比赛进展顺利,但部分场次开场阶段打得比较胶着。最终能拿下比赛,对运动员来说也是一种成长。”

首次参加大足杯赛的同济女足队员戴梦涵,凭借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荣获最有价值球员称号。当被问及获奖感受时,戴梦涵难掩激动之情:“这项赛事水平很高,赛前我真的没想到自己能拿到个人奖项。”受身为职业球员的舅舅的影响,戴梦涵从小学二年级便开始接触足球。尽管已有多年球龄,但初登大足赛场的她坦言仍有些紧张:“同济之前一直是冠军,能代表学校参赛既是荣誉,也是一种压力。但正是这份压力,激励着我在赛场上全力以赴。”

在最后一轮比赛中,主场作战的东华大学女足与同济大学女足展开了强强对话。双方在常规时间内难分胜负,最终东华大学通过点球大战赢下比赛。作为超级组为数不多的女性教练,东华大学女足主教练陆韵对女足发展有着深刻而独到的洞察:“女孩踢球要克服的困难比男孩更多,比如社会认知偏见、身体对抗压力等。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挑战,足球带给她们的成长才更加全方位。”

陆韵掰着手指,如数家珍般地说道:“身体素质的提升、抗压能力的增强、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这些都是足球赋予女孩的‘隐形财富’,将让她们受益终身。”

——【女子校园组】——
国际交流中的一扇窗

女子校园组的冠亚军决赛在复旦大学与同济大学之间展开。在这场巅峰对决中,两队上半场以1比1战平,复旦大学下半场抓住战机,最终以2比1战胜对手,成功卫冕。

“这场比赛双方拼尽全力,展现了校园组最高水平,我们或许在战机把握上更胜一筹。”复旦大学主教练胡军总结道,他荣获本届杯赛的“最佳教练”奖项。据他介绍,此次复旦女足的参赛队员覆盖本科至博士阶段,“今年恰逢复旦120周年校庆,这个冠军也是向校庆的献礼。”

大足杯赛每年都上演着告别故事,今年亦不例外。复旦大学大四学生傅燕娜荣膺“最佳运动员”奖项,她在决赛中也打入了一球。夺冠后接受采访时,傅燕娜几度哽咽落泪,“今年毕业前能夺冠,算是圆满收官。”

从福建来到上海的四年间,傅燕娜深切感受到独特的足球氛围。“来上海前,我几乎没和女生一起踢过球,更多是跟着男生队伍‘混’。”她坦言,在传统观念中,高强度对抗的足球运动常被贴上“男性专属”标签,甚至有人质疑“女孩踢球太粗鲁”,但在上海的校园足球环境里,傅燕娜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氛围。

与傅燕娜有相似感受的还有上海纽约大学参赛队员。这支队伍由12名中国球员与18名国际球员组成,极具国际化特色。对于国际留学生而言,足球成为融入上海与校园的重要桥梁。来自美国的大一新生张班妮首次参加大足杯赛,她分享道:“以前我不会踢足球,但来到上海后,很高兴认识这么多爱踢球的女孩。这里就像家一样,明年我一定还会继续踢,因为踢球让我快乐,输赢并非唯一目标。”

赛后,球队举行了温馨的告别仪式。因学校学制安排,大二学生本学期结束后将参与“StudyAway”项目,多名队员即将离队。主教练陆文杰与训练师马克为离队队员准备了鲜花,致谢她们为球队的付出。“我们球队更像真正的足球俱乐部,队员们不仅切磋球技,还分享美食、交流生活,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结下深厚友谊。”陆文杰说道。

——【男子超级组】——
三连冠后奔赴中冠赛场

5月16日,2025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男子超级组迎来最后一轮对决,最终同济大学队以1比0战胜上海体育大学队,再度卫冕男子超级组桂冠。同济大学的徐磊、马启腾、于博尧分获最佳教练、最佳球员和最佳门将奖项,上海体育大学的李柏图获得最佳射手奖项。

“以往参加我们联盟杯赛都是大三、大四的学生为主,今年我们队伍比较年轻,大部分都是大一和大二的学生,这次比赛也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成长机会。”同济大学男子超级组足球队主教练徐磊介绍道。

面对在校园足球联盟中的一些高校老对手,同济大学从去年下半年联赛的第四名到今年杯赛中全胜夺冠,徐磊对队员们的努力拼搏表示了肯定:“年轻队员们扛起了大旗,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而在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中,同济大学队已于2023-2025年在男子超级组中连夺三冠。谈到队伍的制胜法宝,徐磊归功为队伍的体能训练。“这两年我参与了中国足协的体能教练员培训,这也成为我们队伍近期强化训练的一个方向。”得益于科学的体能训练,同济大学男子超级组的队伍整体的力量和耐力有了质的飞跃,场上的积极跑动和对抗让他们面对同样的对手时展现出了不一样的风貌。

另一方面,加强体能训练也是出于对球队密集赛程的考虑。徐磊介绍,在结束上海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后,队伍马上就要出征中冠的赛事。面对即将到来的中冠比赛,队长陈浩表现得跃跃欲试:“目标肯定是拿到好成绩,争取今年能冲上中乙。”

——【男子校园组】——
最佳运动员逐梦全国赛

5月19日,2025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进行了男子校园组的最后对决,最终同济大学以4比0击败上海交通大学,继去年杯赛决赛失利后重新坐上冠军宝座。最佳教练(黄剑)、最佳射手(单君博)、最佳门将(艾力夏提·伊马木)、最佳运动员(陈鑫琰),四大奖项被同济大学队包揽。

在同济大学队助理教练汪继兵看来,“同舟共济”的同济精神就是同济大学足球队最宝贵的精神。“什么是‘同舟共济’,它不仅是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也是尊重他人、尊重比赛的态度。”在同济大学足球队,学生在训练、比赛中学会了和队友协作共赢,在比赛场上,教练们严格要求队员,面对对手要保持冷静,学会尊重比赛、尊重对手。“对我们的队员来说,不管是在球场上,还是以后步入社会,这样的同济精神都会深远地影响着他们。”

作为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近几年赛事的夺冠常客,在结束了5月的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后,他们还将迎来2024-2025全国青少年足球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组的比赛。对于全国赛,同济大学队的队员们早已跃跃欲试,而这次的联盟杯赛作为全国赛前的“练兵”,能取得冠军的好成绩也让队伍多了几分信心。

对今年已经硕士三年级的陈鑫琰来说,这也最后一次参加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的比赛了。即将举办的全国赛,这成了他整个大学生涯中心心念念的梦想。终于要踏上自己的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全国赛征程,他说自己既兴奋又忐忑,“会全力以赴,希望不会留下遗憾。”

太古可口可乐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健康生活理念的积极倡导者,长期关注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致力于为青少年群体打造健康向上的运动环境。在本次大足杯赛中,上海申美作为赛事健康饮用水合作伙伴,为各赛区提供饮用水保障。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李一平 程超

链接:https://paper.xinmin.cn/html/dfsports/2025-05-26/A09/63456.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