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大学蝉联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

来源:校团委   时间:2025-11-04  浏览:

11月3日晚,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圆满收官。同济大学再创佳绩,蝉联“优胜杯”。

在主体赛中,同济团队获得特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特等奖总数位列全国第八。这是学校首次在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赛道分别摘得特等奖,充分展现同济师生追求卓越、科创报国的使命和担当。

本次挑战杯设置了“揭榜挂帅”擂台赛,同济大学获得“擂主”(全国第一名)1项、特等奖5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优胜奖1项。此外,在“人工智能+”专项赛中获得特等奖1项,并被评为“最受欢迎奖”。在“人工智能+”应用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

主体赛获奖信息

特等奖作品介绍

“愈”见新生——α-酮戊二酸/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双轨调控优化皮瓣修复的机制与策略研究

团队成员:贾双萌、陆吴燕、方可

指导教师:刘广鹏、李帅军、厉超元

项目简介:皮瓣移植是修复组织缺损的关键技术,但术后高达40%的坏死率和严重瘢痕问题长期困扰其临床应用。团队聚焦代谢调控,创新提出“α-KG/Hcy双轨治疗策略”,促进血管新生,将皮瓣存活率从60%提升至90%;同时靶向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联合叶酸干预,显著抑制瘢痕形成,瘢痕率下降57%。该研究已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并与医院等团队合作推动代谢疗法的临床转化,真正实现“皮瓣愈合,瘢痕新生”。

灵械妙手——基于神经康复机器人的自适应训练-评估一体化平台

团队成员:卞楚原、叶超荣、程钰淇、李欣晨、杨翰卓、陈怡瑾、陈睿航、张帆

指导教师:蒋烁、何斌、靳令经

项目简介: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团队聚焦卒中患者康复难题,探索人工智能在智能康复中的创新应用。鉴于当前康复机器人存在难以适应家庭复杂环境的技术困境,团队专门为康复机器人定制了一套可家庭化使用的程序方案,逐一攻克了其在家庭复杂环境中专业康复动作的学习和应用问题,成功打通了“从医院到家庭、从人工到智能、从经验到数据”的最后一公里。

二等奖作品介绍

万物栖境 自然创生——自然保护地毗邻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团队成员:雷盈莹、黄子恬、胡晓晗、裴子豪、李明泽、周绿沉、林迪欣、井雨瑶

指导教师:干靓、郭光普、张庆来

项目简介:通过对滇、黔、沪等地的深度调研,团队系统解析了自然保护地毗邻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现实困境。首创性提出了“生境共保、生计共拓、生趣共赏、生兴共富”的“四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该研究成果已在云龙天池保护区进行试点应用。

芯膜智造——机器学习赋能的芯片级超纯水制备高性能反渗透膜技术

团队成员:马伯瞻、徐雅、邹文萱、李娅娜

指导教师:戴若彬、王雪野、王志伟

项目简介:致力于芯片级超纯水制备高性能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研究,团队采用机制解析—材料设计—装备开发—技术转化的创新研究思路,解决了现有反渗透膜对小分子污染物去除不佳的瓶颈问题,为助力我国芯片产业全链条自主制造提供科技支撑。

三等奖作品介绍

AI牙慧诊——大模型驱动的多域协同口腔防诊疗系统

团队成员:周珂帆、李祎娜、文昕颢、屈靖恩、赵娜、沈小龙、曹正青、刘安民

指导教师:陈宇飞、张旗、申恒涛

项目简介:为降低基层口腔健康服务的成本与门槛,团队开发了“AI牙慧诊”系统,依托便携式设备如手机、口腔内窥镜等快速识别口腔问题并输出诊疗报告,精准弥补基层“缺牙医、资源散、诊疗慢”的不足,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偏振奇材:组装驱动手性发光材料的精准创制

团队成员:叶元芃、胡昕珂、杨栋

指导教师:杜建忠、刘国锋、范震

项目简介:针对手性发光材料与生物医学功能体系融合存在的核心痛点问题,团队研发了组装驱动水相手性发光生物功能材料体系,以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为生物通信、光动力治疗、靶向杀菌等领域提供创新材料支撑,助力新型手性生物医用材料的临床转化。

“揭榜挂帅”擂台赛

“擂主”作品介绍

云智复航——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航班态势推演与智能恢复系统

团队成员:陈震、李红涛、余睿、任必祥、张羽凡、唐茂鑫

指导教师:邢莹莹、李璨

项目简介:我国民航航班运行面临着天气扰动频繁、航班密度高以及运行复杂度大等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团队聚焦于航班气象-运行多源数据的融合与智能决策,着力构建航班运行态势推演与智能恢复技术体系,以实现多模态数据的智能感知、航班流量的精准预测、延误情况的预先判断以及航班延误的协同恢复。这一系列成果将为构建安全、智能、高效的智慧民航运行体系,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与创新方案。

未来,同济大学将继续以“挑战杯”等高水平赛事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投身科技创新主战场,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同济力量”!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