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03月
【青春上海】两会聚焦|全国人大代表顾祥林:优秀传统文化在小课堂,更在社会大课堂
“文化是要熏陶的,它有小社会,也有大社会,在学校这个小课堂里面,我们可以去给青少年教授传统文化,这是必须的,但整个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的文化的熏陶更重要,一定要注重营造好,建设好。”全国人大代表、同... -
0603月
【科学网】陈义汉委员:加快发展智能康复医疗
在今年两会期间,针对康复机器人行业发展受限、推进智能康复医疗存在堵点、医保覆盖智能康复项目偏少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陈义汉在《关于加快发展智能康复医疗的提案》中指出,... -
0503月
【上海教育电视台】全国人大代表顾祥林:加大大科学装置运维投入保障基础研究良性发展
-
0503月
【上观新闻】我国康复医师占基本人群比例百万分之四!陈义汉委员:加快发展智能康复医疗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速,与之相伴的是,慢性病人群逐年增加,因此康复医疗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陈义汉在工作中发现,目前我国康复医师缺口极大,远... -
0503月
【文汇网】康复医疗需求激增,陈义汉委员建议:多措并举推进智能康复医疗覆盖
近年来,康复医疗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宽广,除了残疾人和急慢性损伤患者,更有庞大的老年人群和慢性疾病人群,相关需求也随之急剧增长。然而,当下康复医疗主要采用“一对一”的人工治疗模式,无法应对庞大的供需缺... -
0403月
【光明日报客户端】孙钧:“国家需要就是我的努力方向”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岩土及地下工程专家、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孙钧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1日21时58分在上海中山医院病逝,享年98岁。从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 -
0403月
【人民日报】一个个“地下工程”,是他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
从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到国内首座海底隧道,再到港珠澳大桥,一项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都有他付出的智慧和汗水;他心系人才培养,倾力提携后学,为国家岩土力学与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事业输送了一... -
0403月
【文汇报】足迹遍布广袤大地,耄耋之年仍在一线
工程力学领域泰斗、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教授孙钧于3月1日晚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从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到国内首座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不少国家重大工程都凝结着这位岩土与地下... -
0403月
【新华社】工程力学泰斗孙钧院士逝世 曾言“桥梁是我的‘初恋’”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3月2日电(记者 吴振东)记者2日从同济大学获悉,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岩土及地下工程专家、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孙钧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3... -
0403月
【上观新闻】“土行孙”奔波在现场, 90多岁高龄还每年平均外出30余次
我国古代,有一些建造地下陵寝、凿洞供人们引水或便利山区居民交通行走的工匠,百姓唤其“土行孙”。如今,一位98岁高龄的学者称自己为当代的“土行孙”,他就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内外著名岩土力学与工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