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汽车技术技能大赛
中国教育网6月25日讯 2010年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汽车技术技能大赛——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竞赛6月24日在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64支代表队参加本次大赛,来自各汽车生产企业、维修企业、相关培训机构等代表观摩了大赛。
汽车是一个高科技产品,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最核心的变化是汽车技术的变化。技术的变化导致了整个相关行业的变化。其中,在汽车维修市场目前呈现出以下几方面不合理之处:一是重修理不重诊断。如果把汽车维修企业比作是汽车医院,那现在这个医院最大问题就是:“病人”往往是挂完号后就直接治疗,而没有大夫做诊断这个环节。二是以换件修理代替零件修复。这种现象实际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与现在提倡的低碳背道而驰。三是汽车修理多于汽车维护。有关调查表明,要保持车辆的良好状况,维护的作用占到70%左右。四是汽车“医生”出自“汽车”护士。现在汽车维修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医生”,大多“医生”出自于“护士”,真正科班培养出来的合格汽车“医生”太少了,这也是维修行业整体素质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五是经验手艺胜过设备材料。现在的汽车发展日新月异,新车型不断面世,司驾人员掌握的所有的经验都显得不够用,而车辆相应的设备技术资料,都成为了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特征。
汽车维修技术的这些特征,充分暴露了当前我国汽车维修业面临的窘境。我们国家的汽车维修指导的原则是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需要明白的是,汽车养护终于汽车维修,汽车养护既可以延长使用寿命,更是安全的需求,维护环保的需要。也就是说,汽车维修业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两个层面的职业岗位群,即汽车“医生”和汽车“忽视”。“汽车医生”——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灵魂。汽车医生——也就是汽车维修师,但不同的是汽车医生主要负责判断汽车故障,找出故障原因,他们可以不用接触到故障车,而是通过与车主的沟通就可以大概判断出故障原因。他们擅长使用各种仪器,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快速而准确地找到故障。
本次大赛为首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赛再次发出了“时代呼唤汽车医生”的呐喊。针对汽车医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本次竞赛参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汽车修理工三级和四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诊断见习工程师认证标准等职业标准的知识、技能要求,结合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共设置理实综合机考、发动机修复运行与检验分析、汽车实车综合故障诊断分析与排除三个部分内容。
另外,本次大赛在场外设置了模拟比赛现场,让公众更近距离地感受比赛过程,了解汽车新技术和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辅以视频、展板等多种形式,做了一次科普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