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一篇论文够分量可当选教授

来源:   时间:2009-10-30  浏览:

高校评选教授只看论文数量的惯例正在改变。记者昨天从人民大学获悉,本学期将在全校范围推行论文代表作制,评选教授不再是论文数量多多益善,而是由参评教师拿出有代表性的著作或论文,提交专家组评审。有关负责人表示,真正有分量的论文,拿一篇就可以评上教授。

“不少高校评教授,看重的只是科研论文的数量或字数。”高校业内人士介绍说,结果竞争教授职位时大家都在“血拼”数量,有的为此不惜拼凑数量、滥竽充数,甚至弄虚作假。另外,人文社科领域评选教授时,参评老师一般作品比较多,字数也不少,有些人甚至“著作等身”,导致评审专家很难一一评审,有的就走一下过场完事。据悉,最近本市某市属高校一位系主任申报教授,因提供的论文和著作太多,人事部门为此核对了半天,叫苦不迭。

人民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过去科研考评比较重数量,现在更看重质量。比如过去有的学科评选教授需要6篇核心期刊论文,副教授要求4篇,现在在数量要求上下调到一个很低标准,甚至一篇有学术分量的代表性作品便可替代。在论文评审上也引入同行学术评价。

人大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教授告诉记者,之前包括人大在内部分高校,一定范围内试点过论文代表作制,今年人民大学首次在全校范围内铺开实施。老师提交一两篇代表性的著作或论文便可参评教授,而且邀请校外专家对论文或著作匿名评审,并将专家评审意见提交学校评聘委员会。

据悉,过去北大曾在中文系教师聘岗时试点过推行论文代表作的办法,随后其他高校陆续尝试,但真正在全校范围内实施论文代表作制度,人大很可能是率先试水的高校。对此北航高等教育研究所郑晓齐教授表示,在评选教授时选取少而精的论文作为代表,更能体现参评者的学术水平。相对来说,论文代表作制在以人文社科为主的院校实施起来更加适用。

2009年10月30日 北京晨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