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专家学者聚我校共议“超大城市更新与治理”

来源: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时间:2016-11-23  浏览:

      11月20日,由我校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举办的“超大城市更新与基层治理创新”研讨会在逸夫楼举办。本次研讨会围绕着“超大都市更新与治理”这一主题,邀请政策制定者、基层政府领导和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讨论,会议气氛热烈、交流深入。
      来自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的王秀杰主任、于建明副研究员,上海市政府研究室胡凡处长,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陈群民处长、上海市杨浦区政策研究室孙辉主任、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建设办公室何志东副主任,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主任、经济与管理学院诸大建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陈周旺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吴新叶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白文涛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翁士洪老师等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并做了精彩发言。我校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徐红教授和政治学系刘淑妍教授主持研讨会,政治学系田亮教授、赵萍丽副教授、葛天任博士等师生近40人共同参与本次研讨会。
      会议首先就上海市杨浦区228街坊的城市更新与治理创新案例展开专家研讨。刘淑妍和孙辉共同就本次案例研讨的背景、目的、过程和意义进行了描述,期望这次专家研讨会能给正在进行的杨浦区城市更新与基层治理创新策略给出意见和建议。葛天任博士和徐云茹同学则分别从项目研究和实践调研角度,汇报了上海市杨浦区228街坊城市更新和治理创新案例的中期成果。诸大建首先肯定了此次研讨会召开的意义,提出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研究的重心之一就是关注城市与区域治理,此次研讨主题聚焦于超大城市更新与基层治理,体现了上海市2040城市发展规划的热点,也响应了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城市治理创新内容。接着就案例目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进一步从治理绩效、多元主体互动和政策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化的改进建议。王杰秀提出,同济大学有非常好的城市规划和治理研究团队,可以为当前城市治理和社会治理贡献更多的智慧。并强调研究团队应该积极总结和概括城市更新和治理创新经验,形成好的政策建议,递送给国家部委的咨询平台。陈群民从政策研究视角给出了十分中肯的建议,提出可将此案例经验和成果形成政策专报,通过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平台,进行推广和政策扩散。陈周旺强调,这种案例研究中展示的公共管理者和研究者共同面对公共问题,进行社会治理研究和实践的方式值得提倡,城市更新区别于旧城改造这一概念,需要从价值理念、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深化研究,还需要从比较的视角,评估治理等创新模式的适用性。胡凡从分析旧区改造到城市更新过程中产生的主体、形式和政策变化入手,认为城市更新研究要更加重视文化深层结构分析和集体主义话语的研究。于建明则从政府主导的刚性和柔性之间的张力,以及学者对于治理机制和作用的分析提出了课题预期成果的展望。 
      会议议程的第二项是讨论社会组织与基层公共服务模式创新,由徐红主持。白友涛首先讲解了他近期研究的成果《社会组织协同与社区治理的有效机制研究:南京经验》。吴新叶讨论了《涉抗争型社会组织:中国的维稳话语与运转》。于建民讲解了《我国社区治理的发展历程与政策导向》。田亮则与大家讨论了他的最新研究《以公共服务创新为导向的街道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以上海市新江湾街道为例》。翁士洪则就社区基金会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与大家分享了他的研究。
      在自由讨论阶段,何志东对以上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并重点介绍了上海市杨浦区社区“睦邻中心”的运作模式和现状,赵萍丽也对上述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各位专家学者还就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展开了进一步的深入交流和讨论。最后,王杰秀总结发言,他提出城乡社区之间的差别的问题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深入研究,同时也应该通过比较的视角科学地分析社区治理体系与服务供给等相关问题,希望同济大学进一步运用城市与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学科优势,推进学科交叉和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实践和政策咨询。

20161123011134_39045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